继“踢出”34家中国供应商之后,苹果又传来消息

之前,很多人都对苹果在供应商名单中踢出34家中企的事情很不满意。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苹果会有这种操作也可以理解,毕竟作为一个全球市场上销量比较多的品牌来说,苹果有很高的话语权,他想要换掉哪一家供应商很平常。

只是尽管如此,苹果这种换掉这么多家中国企业的操作还是很让人伤心。原因不仅仅在这上面,更多的是苹果似乎正在逐渐的摆脱“中国制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此前有专业机构拆开了iPhone12的机型,其中来自于中国的零部件占比仅在4.6%,相比起上一代的iPhone X有明显的下降。而且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核心的零部件上是来自于其他的国家,比如说OLED的面板,以及SK海力士三星等企业的内存芯片。

由此可见,苹果正在逐步的摆脱“中国制造”。本以为在这种情况下,苹果不会再倒转头增加中国制造在iPhone产品中的占比了。但没有想到的是,近日苹果又传来了消息。

据悉,苹果做出了一个行动那就是探索用于iPhone手机当中存储芯片的新来源,而在这其中包括一家中国的供应商。同时还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苹果正在测试长江存储科技公司生产的NAND闪存芯片样品,并且苹果已经就此合作和这家中企讨论了数月。

虽说苹果官方没有做出正式的回应,但是从一些细节上也可以佐证这则消息真实性很高。因为苹果此前来自日本的一家主要合作伙伴的生产面临着供应中断的困境,导致了苹果在全球的供应存在风险。所以那个时候苹果就已经考虑扩大自己在闪存芯片上的供应商名单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苹果会选择中企也属实是正常。

只是这不禁让人想说,真要是这样的操作,苹果这行为也太不厚道了吧。

首先,虽然小编刚刚就说到了苹果踢出34家供应商的操作可以理解,但是欧菲光大家是知道的吧。和苹果合作了许久,不管是合作的时间长短还是在企业的实力上,欧菲光都是没得说的,但是依旧被苹果踢出了供应链。为此,欧菲光当时的营收数据下滑的非常难看。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苹果就是一个很不讲情面的企业。

其次,苹果现如今本身就在逐步的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我们可以这么说,在苹果这样的局面之下,就算是现如今因为供应链出现了问题想起了中企,但是之后也很大可能会再次“抛弃”中企。换句话说就是,苹果将中企当作了“备胎”亦或者是一个工具人,有需要的时候就拉拢没有需要了就一脚踢开。如果说这个时候还有企业将苹果的订单作为主要的营收来源,那么其下场和当时的欧菲光估计很相似。

所幸的是,官方早就发出了提醒那就是不要过度依赖苹果的订单,并且也有很多的企业将这样的提醒放在了心里。由此一来的话,我们也不会任由苹果牵着鼻子走。

对此,你们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和分享!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